從2018年開始,巖板非常風靡,無論在熱度、規模,還是在生產線方面,都是空前的大發展。通過當代的消費升級,消費者對美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往,瓷磚往往就是滿足基本的應用和功能需求。而未來在裝飾領域,ART+瓷磚總經理戴宣貴認為巖板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ART+瓷磚總經理戴宣貴
堅持藝術巖板原創設計
打造核心競爭力
關于ART+是如何通過藝術設計與創新工藝突顯的,戴宣貴介紹,第一,ART+一直堅持原創設計板塊,打造自己的核心設計團隊,定位高端。此外,產品風格定調、選型是非常關鍵的,ART+一直打造產品的設計領先性。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品牌在未來研發這一塊才能夠走得更遠;
第二,東鵬集團整個的工藝匹配度打造是非常好的。這對于ART+品牌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一些核心技術一直在研發當中。近年在生產線這塊的投入逐年增加,包括我們做了一條兩層窯爐的巖板生產線,以及在江西這塊布局的高端生產線。
科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設計驅動產品品類創新。我認為個性化產品是未來適合我們品牌走的。現在大家都說“談巖色變”,因為確實太多太亂,如何做到個性化其實很關鍵。我們就要研究消費者用戶。
戴宣貴認為,未來更趨于健康板塊,我們就會研究人體工程學等工業設計等。比如,如何保證在衛生間不摔跤等方面,這些話題值得深思。
未來巖板在藝術裝飾領域
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談到巖板藝術,戴宣貴認為,先回歸到藝術的本質。藝術其實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表現的方式,比如聲音、音樂、繪畫等一系列對生活、情感的表達。我認為巖板是一種材料,而藝術是一種靈魂。如果材料沒有得到升華,沒有一種精神支撐,沒有一種靈魂的話,它是一種枯燥的材料。特別是我們在與設計師、用戶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果能將材料激活,通過藝術賦予它精神或故事,從而傳遞給消費者,這種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未來在做產品的過程中如何將藝術性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我認為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
自2018年創立以來,ART+一直在做藝術家瓷磚。正因為2017年我們預見了藝術與裝飾性的一個未來趨勢,ART+就定了一個主題概念——藝術設計未來,而且一直秉承藝術領域的發展。比如,ART+在做產品的過程中,會在前端從產品素材開始,在應用空間、調性、風格等藝術表現力方面圍繞產品展開。所以,戴宣貴認為,藝術與裝飾性的未來趨勢非常明顯。ART+也會一直在藝術板塊不忘初心,堅持走下去。
巖板與藝術是不可分割的
是與生俱來的
戴宣貴認為,巖板與藝術是不可分割的,是與生俱來的。因為從巖板出現開始,其實就伴隨著藝術,也令巖板的功能越來越強。比如,現在做通體,其應用性越來越廣,既可以做家居,又可以做飾面材料,其裝飾性更美觀。現在做巖板的過程中,其實已經涉及到了一些美學的基礎知識。例如,做連紋產品其實就是四方連續,做卡拉拉白產品其實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就是一種優勢的構圖方式,開發遠山灰、奧特曼、莎安娜等石材紋理系列產品其實就是一種均衡的構圖,都具有一種藝術性。在我個人看來,就像背景墻“禪宗的三境界”一樣,第一眼看上去,第一層意思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是山水的這種構圖。這其實就是具象,它是第一種境界;
第二層意思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起來什么都不像,朦朦朧朧的。這其實就是抽象,通過干粒等一些工藝的手法創作出來的,它是第二種境界;
第三層意思就是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屬于升華的部分。這其實就是印象派,通過印象的設計手法和藝術處理融入產品。在創造過程中,這種作品的最終形成是需要通過一些設計、感情與消費者用戶產生共鳴、共賞,從而達到一種心智的交付,它是第三種境界。
ART+有一幅背景墻,名叫“藝術之旅”,通過雕刻的方式與噴墨結合而成,在終端店面展示。其實遠看它其實是一幅世界地圖,但細看就會發現有很多精妙的東西,比如梵高的《向日葵》、畢加索的作品等,這幅“世界地圖”的每個地方代表著藝術家的一個縮影,通過這種表達方式傳達給消費者用戶。有位北京的教授在終端店面看這幅“世界地圖”就足足看了30分鐘,并與導購交流這幅“世界地圖”是通過地圖的坐標位將每個國家的藝術家代表作展現出來,比如張大千的《佛手》等作品,這就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第三種境界,這也是最難的一種境界。所以,這種能夠與消費者用戶產生共鳴的產品是有故事的,是有生命力的。
戴宣貴認為,無論是在構圖方式,還是在未來情感交互的追求上,只要運用得好,巖板與藝術的融合是非常巧妙的,關鍵是怎么去融合,以及融合的比例,以及未來的專注度。也只有這種更好的融合,通過工藝的表現力、設計處理、空間的整體性、色調、后期的加工手法等方面,才能令巖板更具藝術性。
國內外藝術巖板存在文化差異
每個國家,每個品牌,每個企業的國情、消費的階段性、主打渠道等方面不一樣,其使命也不同。所以,我不太認同“意大利、西班牙比國內的產品強很多”的說法。因為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未來這一塊的差距將越來越小。其實真正的是文化的差異,意大利有其設計原理和方式方法,他們追尋的是歐式的空間調性,而中國的消費群體不一樣,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適合歐式的風格,我們有自己的東方文化風格。
總之,戴宣貴認為存在的差異是階段性,而且是有文化差異的。我們發現現在國產的一些產品是有很不錯的清晰度、紋理,包括整個設計、應用等方面已經很厲害了。文化是無疆的,藝術是無界的,國內外的巖板發展更多的是趨同,而非差距。
健康和安全是未來消費趨勢,
消費升級并不意味所有渠道都升級
戴宣貴認為,審美是消費升級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那么消費升級對于瓷磚板塊而言,除了裝飾性之外,還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對于企業和個人而言,未來都會追求健康產品。健康和安全將成為現代消費者用戶重點關注的板塊,也是未來消費的趨勢。
第二,消費升級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渠道都升級,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品牌調性做自我“體檢”,這是關鍵所在。戴宣貴認為,根據自身的條件定位品牌的方向很重要。對于ART+瓷磚來說,之前做的產品其實不全是巖板系列,會有比重的劃分。就像金字塔的構成,要考慮如何保證中等部分產品的核心,如何去做高端產品等問題,這些需要品牌針對自身調性做自我“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