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種種壓力,佛山陶瓷企業往北遷移的勢頭,近年來越來越“迅猛”。今年禁用水煤氣(煤轉汽)后,南莊、石灣的陶企遷出已成必然……。繼近兩年清遠、河源等地后,佛山陶企出現了瞄向省外,遷移大軍開始轉戰省外原材料聚集地的現象。
省外工業區吃香
近兩年來,陶瓷企業更傾向把生產基地遷到清遠、河源、肇慶等地,因為那里地價低、工人工資低、離原料產地近、離銷售地也近,環保要求稍低。但這些區域也面臨著燃油升價、市場逐漸飽和及工業環境不佳等問題。與省內產區相比,省外的工業區近一兩年來更受佛山陶企的青睞。高青(山東)、發庫(遼寧)、陽泉(山西)、夾江(四川)、丹陵(四川)、北流(廣西)、淮北(安徽)等是有一定陶瓷產業基礎、原料、燃油比較充裕的工業區,由政府牽頭不斷向廣東陶企揮手,以頗優惠的政策引進佛山陶企。
“優惠政策固然能加速陶企外遷,而究其主因,還是因為佛山已不太適合陶企擴大再發展”。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介紹。他認為,如今,制約本地陶企發展最主要有四個因素,一是燒柴油,而油價昂貴(4000元5頓),二是電價上揚(平均一條窯線一年要增多六七十萬元的費用);三是陶土資源少,最近也得從清遠、河源、肇慶、英德等地運回來;最后是地價高,陶企的窯線大多只有80米長(窯線越長,能耗越低,產量越大),不利于進一步發展。
這一系列“困擾”,在外遷的熱土中卻不存在。以山東高青縣為例,當地邦德陶瓷的總經理呂先生告訴記者,由于該縣為老工業區(以棉紡織業著稱),所以工業基礎頗好,加上地價不超過3萬5畝,多為平原,又是國家“西氣東輸”工程中“滄(州)—淄(博)高壓天然氣管線”的必經之地,天然氣為1.75元5立方米,而且境內陶土資源充足,頗適合陶瓷工業的發展。該企業雖然只有一條窯線,但產品即便拿到佛山,也有價格的優勢。
省外市場更龐大
在陶瓷企業中,有一種說法叫“南瓷北移”,說的是把南方(佛山)的陶企遷往北方。這里所說的“遷”,既有生產基地的遷移,還包括有銷售基地的遷移。
據行內資深人士分析,最初階段,陶企找外地廠家貼牌生產,然后運回佛山銷售;而如今,更多的是在省外工業區設廠,“光明正大”地亮出品牌,除了生產以外,還兼顧大部分銷售以及物流作用。因此,陶企在選擇廠址時會考慮產品的輻射面以及運輸物流等因素,而對處于不同區域的廠房則進行差異化的管理,如生產不同的瓷磚以適應當地的需求。
積累了多年生產營銷經驗以及人脈的佛山陶企,在內地頗受青睞,潛在市場巨大。山東淄博中國陶瓷科技城的董事長蔡祈敢表示,引進了東鵬、金意陶等知名佛山陶企后,反映頗為熱烈。預計未來將加大力度引入佛山企業。而四川新中源的負責人也介紹稱,由于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內地的消費能力也隨之提高。該企業生產的高檔超潔亮拋光磚,在當地以及西南一片反映良好。
時至今日,在山東淄博、四川夾江等新興的陶瓷產區,已出現了規模較大、檔次較高、輻射面廣的陶瓷城,為當地陶瓷銷售提供了便利。不僅如此,這些新建的陶瓷城,如山東淄博中國陶瓷科技城,兼備了物流、倉儲等功能,定期舉辦大型展覽,對于陶瓷出口俄羅斯等地也頗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