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個時候,我們還在談論建陶行業行情好與不好,未來發展會如何,是否轉行轉業。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一切。不要說轉行轉業,能夠穩定工作,按時領薪,就已經成為了一種幸福。在以往,就業只是個人的事情,換個工作而已,實在不行去送外賣。但如今,就業卻成為了社會整體事件,需要從上到下一起努力解決的系統性問題。
1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在我們國家并不久遠的歷史中,也曾遇到過多次社會性的就業問題。在不同的時代,解決方案也不一致。由于資料有限,可以簡單來觀察一下。
在土地承包落戶,農村公社時代,國家遇到重大經濟困難的時候(如前蘇聯中斷援華項目和資金,大量工業項目無法落地),國家通過數次“上山下鄉”運動,將一大批的待業青年送到農村和邊疆去工作生活(1960年、1968年、1975年)。在那個時間段,城市的經濟無法承擔龐大人群的就業,可以從某個角度認為,公社化的農村承接了大量的就業人口。許多青年的青春歲月甚至一生就此獻給了農村。
在農村開始實行承包到戶之后,農村基本已經無法承接新來的城鎮就業人口。1980年左右的經濟困難時期,大量的城鎮失業青年(1千萬~4千萬)導致社會秩序出現混亂,因而也使得開始出現了第一次“兩個嚴打”活動。
改革開放之后,也存在大量就業問題。由于無法繼續通過上山下鄉活動來將待業青年推向農村,因而國家要求大量的國企內部和事業機構,承接吸納待業青年,使得“五個人的飯十個人吃”,這樣的措施是國企和事業單位效率低下的一大助因,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為人所詬病,成為一些公知反復攻擊政府機構和國企的目標。
1991-1995年間,中國經濟出現了高增長率和高投資增長率,但并沒有出現對應的高就業率。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城市國企工人下崗(3000余萬),在再找工作的過程中,就業數據并沒有隨經濟發展出現變好。這個期間,由于失業率導致的社會治安事件明顯提升,因此也出現了第二次“嚴打”。
2000年之后的經濟危機,中國的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國家通過高校擴招等方案,將大量的青年引入到學校里,形成了強大的勞動力儲備池,一方面可以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另一方面通過教育培訓,可以極大的提升勞動力素質。
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里,由于國家的持續進步發展,已經積累了較強的實力。因而,在2008年經濟危機發生時,國家通過“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以及帶動更多的地方經濟刺激計劃,使得國內非但沒有出現很大的失業問題,反而各行各業因此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2020年,這次的危機與以往大不同,屬于疫情導致社會秩序出現混亂,但也導致了大量的失業存在。可以看到,在面臨危機的時候,我們已經有相當強大的國力來支持。在這次危機之中,國企、事業單位依然沖在就業前面,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而高校也進一步擴招,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招生數量得到進一步的擴大,一方面緩解了一定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也為產業升級儲備了更多的人才。
2
縱觀失業與對應解決方案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到隨著國家國力蒸蒸日上,面對勞動人口就業方面,有了更多更全面的方法去解決。
在企業發展層面,減員增效創造更大利益永遠是主題,因此在不景氣的時期,公司裁員很可能是常態。在國家穩定層面,人們公平公正、安居樂業、繁榮穩定是永遠主題。
因此,筆者以為,在目前的境況下,為了做好對于可能出現的就業狀況,我們需要作出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待業期間在選擇就業時,一方面,通過現代通訊技術,關注當地的一些平臺,如江西省的勞動人員可以關注江西人社這樣的信息平臺,上面幾乎每天都會有大量事業單位的招聘信息發布,而且不少崗位可以實現網絡云招聘,信息真實可信。另一方面,在就業困難時期,可以關注政府的相關信息,看是否符合當地的失業補助政策,如果符合要求,可以進行申領。當然,如果略有積蓄,可以考慮在待業期間進行一些技能培訓,目前國家對于技能培訓的補助力度是相當大的。
待業會給人帶來很多的困擾和困難,但生活總得繼續。積極一些,擴大信息來源,總歸是會有幫助的。
王明華
畢業于陜西科技大學,現就職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陶瓷工程專業教師。希望碎片化的知識與觀點,能夠為建陶行業添磚加瓦。